圖片來源:http://paperdome.homeland.org.tw/pd/guide/guide.htm
小編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個南投特殊景點喔~是位於南投埔里的紙教堂~很難想像吧~怎麼會有一棟建築是用紙做的呢??小編也感到不可思議,那麼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關於紙教堂的介紹,其實紙教堂的背後含意識很特別的喔!
紙教堂Paper Dome 介紹
當夜悄悄地降臨,紙教堂宛如一座大燈籠,在桃米生態村田份仔的山谷間綻放光芒,「好浪漫!」「好美耶!」靜謐幻化的光景總是吸引造訪者的目光。隨著四季、 晨昏的移轉,紙教堂以她曼妙的丰采與多元的功能,與訪客展開親密的對話,走過焦土的紙教堂以她的包容跨越宗教與族群,陪伴人們攜手共築夢想。
紙教堂Paper Dome 含意
一種單純,一份溫暖,一個象徵人類愛與互助的建築物,讓這座佔地只有51坪的紙教堂,在台、日震災社區重建史上別具意涵。
紙教堂Paper Dome 建築
紙教堂的設計者坂茂,在國際上以紙建築的設計聞名,他擅長以堅硬、且成本較一般建材低廉的紙管,做為建築的結構材,並廣泛運用於災難時的臨時建物以及難民營的避難所。
紙教堂構想來自於巴洛克時代的建築師Bernini為羅馬教會建築教堂所使用的概念。利用紙管構成的橢圓形與外牆之間的空間,形成一個迴廊,橢圓形內側長周的紙管排列緊密,做為舞台及祭壇的背景,橢圓形入口處的長周紙管則間距較大,以利出入。進入大廳之後,屋頂棚幕透射入內的天光,令人有種向上昇華的奇妙感受。紙教堂建物設計的原始目的,在作為社區的集會中心,但禮拜天亦作為教會的彌撒場地。
一棟不可思議的紙管建築於2008年9月21號在桃米社區中開放啟用,其實紙教堂並不是一棟新建的建築,它的來由與桃米人有著深切的關連-地震。在1995年 的日本阪神大地震後,一位建築師阪茂先生為倒塌的鷹取教會建造了一座紙管教堂,現在這間象徵著地震重建意義的紙教堂帶著不滅的精神遠渡重洋來到了桃米社區,沿續它震災後重生使命。
921地震時,台灣當時面臨重大的天災,但小編現在仍然記得有許多國家對台灣這小島伸出了援手,接受了許多的幫助,而紙教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的,一場天災失去了很多,但相對的也象徵重生的開始喔~南投其實還有很多好玩的景點喔~每次到南投小編必買的伴手禮推薦給大家~~
資料來源:網路